苏州毛线批发联盟

甘谷汉子和甘谷女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上面甘谷人网关注我们有惊喜哟 !

 免费为您发布各类信息和推送甘谷本土文化,同城活动,吃喝玩乐,资讯八卦,商家优惠等诸多优质内容,甘谷最接地气、重服务的本地微信平台.(广告合作QQ:2104846594;微信:tndbggr)



 甘谷回忆(组诗)之二


文/孟梦


     题记:公元1968年,我和

我的同学到甘肃省甘谷县插队

落户。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个驿

站,也是我的第二故乡。2014

年,我和老伴重回这里,寻找

早已找不到的记忆……


甘谷汉子




我记得

甘谷的扁担

比别处的薄,比别处的长

薄的像一根南方的竹片

在甘谷汉子的肩膀上

颤颤悠悠地跳荡

吱吱呀呀地歌唱

长的像深深的清溪河

一头在山外,一头在家乡

赭色的扁担上,浑浊的河水

和浑浊的汗滴一起流淌

搏斗同样赭色的面庞




我记得

甘谷汉子挑担

也和别处不一样

一手握一根带丫的树棍

一手舞蹈皲裂的巴掌

像指挥家在舞台上顿挫抑扬

崎岖的羊肠小道是五线谱

换肩时,双肩轻轻一抖

二百多斤的担子翻了篇章

打尖了,带丫的指挥棒

充当肩膀,拒绝了

陡峭的山路亲吻沉重的箩筐

挑担的汉子漫起花儿

群山呜呜,捎来远方的回响




四十六年后

我来探望故乡

六十里山路早已不见模样

看不见挑担的汉子

听不见花儿漫过山梁

我知道扁担老了,白发苍苍

不管他是老的走不出家门

还是羞于见我故意躲藏

我都知道,这新崭崭的大巴

和这平展展的柏油路

都是他,从很远很远的地方

一担一担挑过山,挑过河

一步一步,挑回了家乡

我要把赭色的扁担和汉子

藏在心里,还要告诉

开大巴的年轻婆娘




甘谷女人


文/孟梦


那时候

不管是婆娘

还是碎(注)女娃

甘谷的女人们

不是编草帽辫辫

就是织毛袜




揽一抱麦秸杆

乱糟糟地扔在脚下

女人们心里都有一朵花

一根麦秸杆

就是一瓣花瓣瓣

编在一起就是那朵花


编一朵希望

编一朵芳华

长长的草帽辫花串着花

一捆捆草帽辫送进供销社

换酱换醋换盐换茶

那朵花,去了海角天涯




编草帽辫辫的手

还要捻毛线,织毛袜

羊儿身上偷偷撕一把羊毛

滴溜滴溜的羊骨头拐拐

和骨碌骨碌的眼珠

一起,捻啊捻出泪花


长长的毛线拽着日子

在纤纤的竹针上爬

爬出粗线稀松的毛衣

爬出青白色的毛袜

爬上东来西去的火车

列车提心吊胆停下(注1)


婆娘们挤破车门

噙着泪水和阻挡厮打

车上的喇叭不住声嘶叫

甘谷出了名投机倒把

毛衣毛袜在车厢游窜

只为,换几斤粮票回家




现如今,甘谷女人

早忘了草帽辫的编法

也不知羊骨头拐拐是啥

五大洲的旅游包机上

一群婆娘和碎女娃

嘁喳着甘谷调的普通话



(以上图片为网络配图)


       (注)碎,当地话,小的意思。 (注1)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甘谷是全国出名的“投机倒把”县。列车临近甘谷站就开始广播,提醒旅客不要买车上人卖的毛衣毛袜。列车到站后全部列车员如临大敌,每个车门都有几个人把守,阻止无票的甘谷人上车……


作者简介:
         孟梦,本名:任平均。六六届中学生,。祖籍河北,五岁时随父母来到大西北。
        十九岁到甘肃甘谷大石头插队,从此把那里当作故乡,记忆中挥之不去的,有“闰土”那样的小房东碎球,有父母般关爱过的县委书记、武装部政委王振东,更有许许多多朴实敦厚的甘谷乡亲……
        回城后当过工人、干部。从政府部门退休。年轻时喜欢舞文弄墨,曾有小说、诗歌、散文等见诸报刊。一九八七年缀笔。
       花甲之年爱上旅游,尤其喜爱自驾。去了几次国外,更加开眼界,长见识,感慨行者无疆!      
       老来又恶习重拾,开始用笔尖保留足迹,写了上百万字的游记。长篇游记《借道汉堡》在《江山文学》、上海《翼书网》、《大连城市文学》连载。閒暇時也塗鴉詩歌,雖自知跟不上如今詩的腳步,也愿意用拙笔回顾过去、记录曾经的和当下的生活。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