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线,是农村的一种传统技艺,农闲时节,村里的老人们常坐在一起,边捻线,边聊天,她们用棉花或羊毛捻成很细的线,然后再去做成衣服或帕子等
捻线砣
旧时手工捻棉线用具,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还见使用。制作方法是在筷子方的一头串上两至三枚方孔铜钱,铜钱上方逐渐刻细即成。操作方法:一手握棉花,一手捻转线砣,待线砣转动后,两手一齐扯长棉线条,使其变成棉纱,到一定长度就把纱绕在线砣上。最后把两股纱合捻成线。
通渭县的工业,虽无详细调查,但一望而知,毛织手工业的发达是如何普遍。家家户户除了操作农事或小本商业外,便是手织毛衣之类。年产毛衣也无实数目可稽,据称可出万件以上。本地的毛线质地甚佳,年产在二万斤以上。
通渭毛线
“通渭”所以驰名全国,应该完全归功于该县的特产——通渭毛线。甘肃的羊毛手工业中心,不在兰州,不在天水,而在通渭与临夏。天水与平凉的羊毛工业,因为是后来兴起的,在数量上还不能与通渭相比拟。至于秦安的褐子,现在完全被“临夏”褐子压倒了,所以,秦安的羊毛加工品,也没有多大的前途。
通渭毛线能够兴起的原因
通渭毛线能够兴起的原因,完全是时代的需要,。,外货不能内运,布匹的价格突飞猛涨,于是不得不用土产代替洋货。一斤外国毛线的价格足以购买五斤土产的毛线,一件棉布衣的价值,足可以抵得上两件毛衣,所以通渭毛线便应运而兴了。
麻绳
绳子的出现最少可以上溯到数万年前。在人类开始有最简单的工具的时候,他们便会用草或细小的树枝绞合搓捻成绳子了。人们用它捆野兽、缚牢茅草屋、做腰带系住草裙 …
麻绳,多年前农家常见的一种生产必需品,后来,随着尼龙绳的出现,传统的麻绳失去市场,曾经生意兴隆的打绳业萧条了。
再后,出现了 “ 结绳记事 ” ,用绳子结出大大小小的疙瘩以用来记录事件。人们常说到的 “ 绳之以法 ” 这句成语,就出自《资治通鉴》。
打绳,就是将胡麻毛等材料做成坯绳,然后再将几股坯绳放置在自制的工具上,慢慢拧成一条绳。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很多老人都会打绳子,打出的绳子深受欢迎。
通渭打绳
打麻绳是历史上传下来的一项农活儿。每当春节过后备耕时,不论是一家一户小农经济时期,还是公社化时期,人们必须将春耕、夏锄、秋收、打场等一年所需的绳套准备齐全。农活儿需要麻绳的地方很多,牲畜拉犁、拉车、拉磨、拉碾的套绳,拴牲口的缰绳,种地趟地时牵引蓄力的撇绳,大车拉庄稼或秸秆时的绳等等。麻绳绝大多数是用胡麻毛打的,少数是用线麻打的。首先用经车把胡麻毛打成单股经线,然后用绳车将单股经线拧成双股绳,最后还用绳车将双股绳拧成三股绳或五股绳或七股绳。根据需要来决定麻绳的粗细拉力。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普及,古老的弯把犁、蓄力车、石碾、石磨等被淘汰了,农村打麻绳这个传统行当在许多地方也已消失了。
通渭打绳的方法
如果农户家里的宅基地足够大,那也是打绳的好地方。在空地上埋两个一米多高的木桩,桩顶上有卡卯。在木桩等距离的地方安放一个平台,平台上安装一个三岔股。在打绳子时,将绳的胚胎放在一块结实的厚木长板上,木板上嵌有一排铁制摇把,摇把在外侧,内侧有环儿,环儿上拴着短绳,用来拴经子。另有一个薄木长板,用力地摇起来,同时给几股经子上劲儿。打绳一般需要两三个人。打绳匠一般不需要亲自下手,主要是指挥打绳子的人,把三股或四股经子分别拴在几个摇把的环儿上,把几股经子的另一头挂在另一个摇把上。这个摇把安装在一个爬犁的前边。这边的爬犁就会被拉得向前慢慢移动,尽管爬犁上还坐着一个人。当然,这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打绳法。有了架子车之后,大部分能完成三股绳打绳的工具都是依靠架子车轱辘来完成。
通渭打绳的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化打绳机器的普及以及聚乙烯、聚氯乙烯、尼龙绳子的大量涌入,加之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导致现在麻绳的使用量越来越少,手工制作麻绳业也在萎缩。另外,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继承这项手工业,使得手工打绳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用胡麻毛坯子制作绳子是基本功,难度更大的是用胡麻毛坯子加工牛笼嘴。牛笼嘴是挂在牛嘴上,可以防止牛在下地干活时吃庄稼用的。“如果学会制作牛笼嘴,也就意味着老一辈打绳子的手艺学到家了。
“本以为只要能动,这活就一直能做下去,没想到,社会发展了,我们‘失业’了。”老手艺干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