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国家医保局要求地方上报2019年冠脉支架、冠脉球囊、人工晶体三类产品的使用情况。
这波操作像极了药品4+7之前的准备工作,释放的信号很明显——耗材领域第一次全国性集采(下称“国采”)已做好准备,随时可能叩响“发令枪”。
其中,支架和球囊,这对心血管耗材领域的“两兄弟”,刚下手术台,又要在带量采购的舞台上碰面,这次它们的使命不是救治患者,而是击穿底价。
作为国产替代完成度高、较为成熟的两个高值耗材品种,一众国内外厂商正虎视眈眈、摩拳擦掌,面对诱人的全国市场,在耗材国采的谈判桌上,药品4+7的盛况或将再次上演,势必又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以量换价大戏。
想进耗材医保目录,带量采购一下?
首先我们根据最新发布的政策,再次确认一下医保局执行耗材带量采购的决心和路径。
6月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重磅文件《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
-
这是国家层面上首次制定《基本医保医用耗材目录》,其地位不亚于药品领域的国家药品目录,并将和后者一样引发医疗服务和医保报销的变化。
该份目录明确了纳入标准和调出调入规则,以及医保谈判和医保支付标准,简单直接,而且全国统一。
在耗材国采之前,率先推出医保目录管理办法,医保局给出的“定心丸”很到位——只要降价诚意足够,集采一定会与带量、并且与医保支付直接联系起来。
谁可以进耗材目录?
意见稿规定了5类情况:
-
以疾病诊断、治疗为目的;
-
符合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或备案的适用范围;
-
符合《基本医保医用耗材目录》限定的支付范围;
-
由定点医疗机构具有相应资质的医务人员开具(急救、抢救可以适当放宽至非定点医疗机构);
-
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范围很宽泛,通俗地说,只要是拿证、有用、不太贵的耗材品种,都有机会入场。
医保怎么付款?
参照药品甲乙分类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在意见稿中,将耗材分为独家和非独家两种。
对于非独家产品,原则上通过带量采购确定和调整支付标准。
-
根据国家、联盟和本省带量采购结果,省级医保部门以类别相同、功能相近医用耗材的最低中选价确定本省的医保支付标准;
-
对于未纳入带量采购范围的耗材,参考医保目录支付标准确定。
*医用耗材医保支付标准的确定规则另行制定。
对于独家产品,原则上通过谈判确定首次医保支付标准。
-
谈判成功的,医保部门按照谈判协议确定的支付标准;
-
谈判不成功的,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已被纳入目录的予以调出。
*医用耗材的谈判规则另行制定。
在3+6人工晶体集采项目中,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分为竞价和谈判两个环节,前者针对竞争性品种,后者则针对独家品种。
回想2018年12月6日的那个上午,4+7给医药行业带来的晴天霹雳,至今还让不少行业人士心有余悸。
拿恩替卡韦的降幅感受一下,从7.62元/片的全国最低中标价,直接降到0.62元/片,更狠的是这个品种的全国扩围集采中进一步降至0.18元/片。
如今,相同的事情恐怕要在耗材身上再次上演,当初最高96%、平均降幅52%的历史不知是否还能重演,但可以确定的是,两个待定集采品种支架、球囊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早已硝烟四起,市场环境并不逊色于当初的4+7。
当心血管“两兄弟”遇上带量采购
药物球囊和支架都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介入手段,在临床上相伴相生。
具体区别为:
-
球囊:外面涂有一层药物,主要用途就是把送药患处,扩张血管,然后再“抽身”离开;
-
支架:分为裸支架和药物支架,前者就是单纯的一个金属支架,再狭窄率相对高一点;后者是在支架表面涂有药物,永久的放在血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