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毛线批发联盟

徒的标志是聚会吗?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在知道了我是徒之后,身边的人总是会问同样的问题。非徒问的是你星期天要去教堂聚会喽?你吃饭之前要祷告吗徒问的是,你在哪里聚会?好像他们不明白的教义一样,在他们问题的潜意识里,徒的身份标志或者说徒的定义就是聚会。面对这样的问题,每次我都很尴尬,因为我的工作是服务业,别人休息的时候,正是我工作的时候,所以我很难每周都排到周日休息,那也就是我有时候周日不能参加聚会,甚至是大多时候不能,因为休息是轮休,周末太忙就无法休息只能上班了。我只好如实相告,非徒在听了之后一笑了之,不再追问,那些虔诚的徒们反而认真告诉我要按时聚会,按时祷告,甚至有的搬出经文来说明聚会的重要性。


聚会好像成为一个徒的标准,是否聚会成为徒的身份证。所以是谁并不重要,他说了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聚会!所以一个教会或者一个教堂总是被频繁的聚会充满,周一青年聚会,周二祷告会,周三小组聚会,每个信徒如果要参加,每天都有参加不完的聚会。


聚会有平时的聚会,又有周日的大聚会,聚会的内容无非上面讲下面听。讲的话语,分享属灵的得着。仿佛聚会就是徒唯一的身份,一天不聚会浑身不自在,每一时刻都能感到上帝的责备,所以聚会又成了完成上帝的任务,履行上帝给的责任。



聚会是形式,是一种敬拜上帝的仪式之一,不是聚会重要,而是上帝重要,不是聚会是核心,而是上帝是核心。上帝的话语改变生命才是核心。


那么徒的身份标志是什么?是聚会吗?是祷告吗?是禁食吗?


法利赛人也聚会,而且按时聚会,背诵的话语,否定了他们;说祷告要到密室里,因为暗中的父在观察。说不要叫人看出你禁食来,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见,所以祷告和禁食就不是徒的身份表达。


这些都不是徒的标志,因为假冒伪善的人做的比你们都虔诚,因此说那些喊着主啊主啊的不能都进天国。所以有衡量真信徒的标准。


平台前几天推了一篇文章,说的是农村卖女儿(阅读按此)的事情。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农村,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女孩子到城市工作的增多,让本来女孩就少的农村更是雪上加霜,所以男孩子结婚的彩礼越来越高,动辄十万几十万,所以家里有女儿的往往拿着女儿的彩礼给弟弟或者哥哥娶媳妇。所以那些有女儿的家庭想方设法赖掉这几十万的彩礼,而这些彩礼是男方家庭一辈子的收入加上都拼西凑而来的钱。所以这等同于卖女儿,拿女儿换钱。这些事情在当地乃至中国农村比比皆是,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在这些地方有没有徒,当然有。如果这些徒们不像身边的邻居那样,把婚姻建立在彩礼的交易上,而是建立在儿女的感情和幸福上,只是收取一些在双方承担能力范围内的彩礼,这样徒们就在他们的社区或者村庄开辟了新的传统和风气。这个时候如果教会加以提倡,那么这种风气虽然不能改变农村高彩礼的现状,起码可以让人对徒有新的看法。


事实上,徒并没有那么做,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自己嫁女儿不要同样的彩礼,那么我女儿就会被邻居瞧不起,被人认为贱卖了。如果女儿不收彩礼,那么儿子将来找媳妇岂不是很困难吗。所以徒们最后又回到了教堂之外的伦理。


正如沿海某个城市教堂被拆一样,除了义愤填膺的徒跑到前面之外,那些非徒鲜有人理睬,不过当作一个新闻看看罢了。


在这些非信徒的眼里,这群徒不过是一帮聚会祷告的徒罢了,聚会才是他们的标志,也才是非信徒判断徒依据的标准。这就是徒给社会留下的印象。所以非信徒并不关心徒,就像徒不关心非信徒一样,当然除了给他们传福音。




说,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灯点在台上才能照亮屋子。在最后的大使命中说,把他的话语教训给门徒听,所以最关心的是那些门徒有没有按照他教训的去做。


如果那些徒没有按照流行的标准嫁女娶亲,而是量力而行,那么他们的女儿便能找到幸福,因为负债累累的家庭,怎么可能幸福,再者丈夫认为自己花钱买来的媳妇又怎么会真心爱她呢?那么徒的家庭能幸福了,这难道不是很好的见证吗。试想,如果浙江那个城市的徒能做些社会公益活动,比如打扫垃圾,美化城市,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把大笔的钱用来年终聚餐,那么当教堂被拆的时候,整个城市都会反对。只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那么做,而是把精力花费在建教堂上面,把钱花在圣诞聚餐上,所以教堂被拆在别人看来就是一幢违章建筑被拆。


所以徒的身份标志是什么?显然不是聚会,而是你去按照的教导去行,不是聚会这个行动,这个仪式。非信徒说这个人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这个人热心助人;这个法官严格依据法律不徇私情,他们是徒。当社会上这样认定徒的时候,那么徒的身份才是名副其实的。因为他们按照的话做了。





上帝把真理告诉了我们,虽然我们常常不听,不看;同样,上帝也把徒的标准告诉了社会,告诉了那些非信徒。所以按照的教导去做吧,因为非信徒在监督着我们。


作者简介:
李道南,西方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成长于苏北农村,现定居苏州,供职于一家日资企业。十五年前在中专学校读书时接触并慕道,后于读研期间受洗归主,之后参与大学生团契服侍,至今有十年之久。业余参与文字事工,并作力所能及的学术研究,关注当下城市化给传统社会带来的冲击以及在社会巨大转型背景下的角色和功能。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所遇到的和机遇。

 

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本平台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