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我的文章因为被营销号抢先发布后,自己没办法标准原创了,本以为这是微信公众平台的BUG,但在仔细查询一番后,结果发现原来这是微信公众号原创规则改变了。
其实很多人应该和我遇到同一个情况了,这个规则的调整早在今年3月份就已经发生了。新规规定,如果有公众号文章抄袭原创文章,并在原创文章推送之前抢发但不标注原创,那么原创文章在推送时,就会被提醒,文章的原创版权已被侵占。
新浪科技在一篇报道中则进行了确认:微信公众号偷偷修改了原创规则,如果一家媒体抢先使用了你的文章,即使不注明原创,你的原创文章也不能标原创。微信对外的说法是打击胡乱标注原创的盗版,实际上是变相要求原创文章一定要在微信公众号优先发布。
任何调整都是一次取舍, 原机制下你的文章发了可能被别人标注为原创,你要么申诉要么把自己变成转载,而且现机制下,对方可能也标不了,因为全平台扫描可能还有其他人也登了,你唯一的问题是标注不了原创,不会影响发布。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比原来进一步。至于你要不要在公众号首发,是风险的权衡。另外,原来只比对原创库,导致很多公开信息被滥用原创,新规则下这种情况大量减少,这就是进步。所以总体而言,新机制要优于旧有机制。
1)微信要开始争夺优质内容的首发权,以后写的文章最好是在微信公众号首发,然后再同步到其他平台,不然就可能存在文章被营销号转载之后,自己没办法标注原创的情况。
2)在原来的机制下,微信的原创库中进行内容扫描,基本谁首发谁就能标注原创,如果内容被盗版之后,唯一的选择只能举报。但新规则之下,微信将会全平台进行扫描,营销号这个时候可能会没办法再恶意标原创。但如果你没有首发,被别人转载之后,仍然不能标原创。
3)相比原来的规则,微信这次的调整是一次进步。但是实际操作中,平台对于原创的申诉反馈非常慢,而文章被抢发的情况却成为了常态。
很显然,这次的调整是微信在争夺优质内容的首发权。对微信来说现在不是没有焦虑,内容是争夺用户时间一件非常重要的武器,但现在公众号打开率越来越低却也是一个不争的现实,而这背后则是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内容分发平台的崛起,当然也有很多人是因为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数量过多造成信息过载后,开始选择主要从朋友圈获取内容。
很多人开始选择从朋友圈获取信息,而不是微信公众号,很大程度上也有一方面原因就是因为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不够快,由于微信公众号一天只能推送一次,在及时性上其实有很大的问题。这就导致一个尴尬的局面,我们往往在其他地方早上就看到了的文章,晚上的时候微信公众号再推送的时候,自然没人是愿意看的。
对微信来说,金融、广告以及游戏是其想象力所在,在移动游戏潜力基本被挖掘差不多的情况下,广告收入增长的潜力最大,腾讯最近几个季度的广告收入大幅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微信公众号广点通和朋友圈广告。从这个角度来看,争夺优质内容的首发权,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关人士则认为,「这次微信公众号修改原创规则,其实是内容大战的升级表现,平台之间对于首发权的看重和保护,将成为下一个阶段,各个平台争夺的重点。除了资金、资源扶持这样的软手段,像是微信和头条号这样关于原创标识而生的硬手段出现也不奇怪。」
而在《从微信更新新版本说起,今日头条和微信将必有一战?》一文中,我曾发表过这样一个观点:
今日头条能够成功,其实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成功抓住了三四线城市的互联网人口增量,通过广泛的预装,今日头条建立了强大的用户基数护城河。再加上偏向娱乐低俗的个性化内容,本身就具备的流量黑洞效应,今日头条的日活和使用时长得以不断再创新高。 而你从微信里获取的信息基本上都是来自你的社交关系,相比今日头条的个性化推荐无疑是存在很大瓶颈的。对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微信用户来说,他们并未拥有一线城市用户那样复杂的社会关系链,用户之间的互动频率并不高,这意味着他们能从微信中获取的信息量其实非常有限,很可能刷几分钟就没了。 这些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微信并没有获得满足。今日头条也正是基于此顺势崛起,他们的推荐满足了这群用户对更多信息的需求。
在张军的回应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点:微信公众号将从全网抓取内容识别原创。
如果只是更好的识别原创内容,其实微信大可不必从全网抓取内容,毕竟微信公众平台其实已经涵盖了所有的内容,再从全网抓取,其实只能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对原创识别起不到根本的改进。微信的野心其实还是为了下一步上线信息流产品做准备。
大家知道今日头条靠的是个性化推荐,一方面是基于用户的行为和兴趣,另一方面则是依据内容在全网的热度。这是两套并行的逻辑,之所以我们经常在今日头条上看到新闻性质的内容,其实道理就在于此。例如朝鲜又发射导弹了,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显然并不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但这件新闻在全网的热度很高,所以同样也会被推荐给用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