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毛线批发联盟

航天云网:走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之路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2018年,被称为全面实施工业互联网的开局之年。航天云网作为我国第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我国目前工业1.0、2.0、3.0和4.0共存的国情,以工业大数据为核心,打造出“互联网+智能制造”的模式。航天云网提出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道路,依托央企,搭建平台,赋能“双创”,促进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建设,抢占工业制造业的战略制高点。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科技委顾问李伯虎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云制造”理念,核心是供给方把资源虚拟化后“拽”到“云池”,需求方再将其“拽”出来,获得从设计、定制生产到后期维保的全程服务。之后的数年,航天科工集团根据“云制造”理念多次试验,于2015年打造出了我国第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

航天云网包含三类平台:私有云平台,是指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内部军用产业涉密项目智能制造与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平台;公有云平台,指的是国内企业智能制造与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平台;国际云平台,是指国际企业智能制造与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平台,为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首期开通英语、俄语、波斯语三个子平台。两年之后,航天云网全面升级平台战略,向全球正式发布航天科工INDICS ( INDUSTRIALINTELLIGENT CLOUD SYSTEM ) 工业互联网平台。

由于航天科工是发改委批复的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航天云网构建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云制造“双创”服务体系,成为实现“双创”项目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的关键载体。航天云网的“双创”既包括航天云网的线上开放式云制造“双创”平台,又包括分布于全国各地的线下诸多“双创”空间。

从线上来看,航天云网开放云制造平台以丰富的制造资源和能力云池为依托,聚集海量企业与资源,牵引线下创新动能;从线下来看,为入驻企业提供场地、政策、资金支持、创业辅导等全要素服务,支撑线上创新需求。航天云网把“人人皆可制造”作为“双创”的重要目标和愿景,提供了13000余项专利、35000余项标准、超过500个软件等丰富的资源,无偿提供“双创”团队使用。

航天云网纪委书记龚界文表示:“航天云网相当于工业操作系统,可以在上面满足企业从研发、生产到营销、服务等一系列需求,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由于国内一些基础云平台供应商与欧美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达成合作,向其开放数据,符合其平台标准,有可能造成我国企业对国外巨头的依附,失去产业主导权。航天云网已经超过国际水平,即促进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又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建设,抢占工业制造业的战略制高点。

航天云网作为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试图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有机结合,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目标。航天云网以推进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传感技术和互联网的高度融合为方向,实现“企业有组织、资源无边界”的生产资源配置,助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航天云网核心的技术是云制造,以云服务的形式实现资源云端共享和协同。把所有的制造链条的各个环节的业务,不管是设计还是生产制造,还是实验和维护都可以在云端进行整合,进行协同和应用。所以通过云平台,整合相应的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在云端实现了新的制造模式,围绕新的生态、业态构建系统。

航天云网向上支撑了云端的智能工厂的形成,向下连到设备,以及机器设备和人相应的企业,所以不仅仅实现设备与人的互联,而且实现了企业工厂之间的互联和业务的互联。在最顶层——智能商务协作配套,可以在云端动态的选择最合适最优秀的供应商,形成协作配套的体系。在协作配套的模式之下,可以在云平台使用云上的资源来做设计,也可以和跨企业、跨专业的配套对象实现协同的研发,协同的管控和智能的服务。

通过航天云网平台,企业从云网接上订单之后可以进行统一的计划管理,一条生产计划线,可以通过生产计划考虑整合云上的资源,进行协同的设计和协同的生产,一直到作业生产线上,到设备上去。航天云网平台下沉淀的数据,将进行大数据的分析综合应用。可以看出,实际上制造企业各个环节都可以在云平台上进行开展,它的数据就沉淀在云平台上,对这些大数据综合分析应用,实际上是提升智能化一个重要的渠道。

由于“双创”承载着促进企业转型、产业升级,推动中国制造业二次创业的历史使命。航天云网特提出“促进四个提升”,即促进同质化的工业2.0企业向专业化的工业3.0提升;促进专业化的工业3.0企业向智能化的工业4.0提升;促进本土化的企业向国际化水平提升;促进创新创业企业提高成活率、提升竞争力,对初创企业进行“课外辅导”,对传统企业实行“硕博连读”。

航天云网孵化“双创”的战略,制定了内部和外部双创两条战线两套打法的总体思路。第一条战线是内部大系统研发以原有体系为基本盘,双创则以专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逐步深化,逐步扩大;第二条战线是依托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推动社会性双创发展。航天云网提出了四个强化:强化产业背景+优质品牌+产业资源;强化优质项目+优质创客;强化传统纵向集成+现代横向集成+互联网端到端集成;强化线下服务+双创生态环境。

在线上,航天云网通过“双创”平台,对制造行业领域的典型案例进行充分展示,通过生态圈的伙伴导师提供咨询、在线课程等,充分利用资源,形成线上线下对接。线上细分成三个平台,包括了内部“双创”平台和面向社会的“双创”平台,面向央企的“双创”平台。在线下,航天云网依托集团特色,建立专项的实验室,为创客提供专项的服务,同时,航天云网还和双创领域的孵化器、高校、正益工场等新型企业、地方政府,进行合作。线下有中关村的“双创平台”的示范基地。

具体来看,航天云在孵化“双创”上的动作。一是,航天云网设置集团内部创新创业专区,鼓励非正式组织的创新团队展开内部“双创”活动,鼓励跨单位组织的“双创”活动,以及鼓励“双创”成果在集团内推广应用,并在年度自主创新基金预算中留出专门经费予以支持。

二是,航天云网与江西省、贵州省、辽宁省、四川省、湖北省等地方政府合作,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互联网+特色产业”的“双创”支撑平台,比如与江西省政府合作的“互联网+家具产业创新平台”方案设计与软件开发工作。与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在航天云网上开设主要服务于高校学生和各类高新技术园区创业者的众创空间平台。

三是,航天云网与航天科工深圳公司合作在南昌市高新区正在筹建“双创”线下辅导中心,为地方“双创”中小企业提供全套的“双创”环境(包括办公、科研、融资、市场、专家、知识产权、计量检测与环境试验、通用加工与装配、企业征信、生产性采购与物流配送等要素),还将在成都、武汉、沈阳、贵阳等地搭建类似“双创”线下辅导中心,促进“双创”健康发展。

贵州飞龙雨公司从事包装饮用水工艺研发及生产,面对严酷的行业竞争,公司瓶装水产品无法上架超市和便利店,销售渠道被挤压。此外,业务覆盖地域广,难以掌握公司全部生产经营情况,导致决策跟不上市场变化,市场反应慢。

针对飞龙雨的问题,航天云网依托工业云平台,为其制定了“大数据综合应用及分析平台”的转型项目。基于供应链协同的大数据应用分析平台,航天云网搭建起销售、水质监测、生产管理、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决策等平台。大数据应用分析平台订水送水服务,帮助公司8个月时间为公司增加了30万活跃客户,每天保持1000在线用户增长,网上平台月销售额超过200万。

航天云网与江西省政府合作在南康推出“互联网+家具制造”行业云平台——康居网。当时的南康,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南康家具面临的问题包括家具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家具生产方式缺乏柔性、营销模式比较单一、品牌附加值不高等方面。

航天云网为南康家具行业设计了定制化工业云平台。航天云网首选南康家具产业合作,主要是考虑到南康家具行业的全产业链集中度。航天云网为康居网制定“1+1+5+1”的组合:一个家具行业在线交易B2B平台;一个家具定制化业务协同模式;5个特色服务(包括移动商务、3D打印、设计师联盟、金融服务和智能工厂等);一个公共服务平台。根据平台规划,康居网为当地家具行业带来五大转变:研发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供需对接模式、管理模式。

研发模式转变 通过在线设计实现设计行业的众包服务,解决南康家具业设计水准不足的困境,提高南康家具行业的整体设计水平。

生产模式转变 家具定制平台提供从网上预约、上门量尺到配送方案、售后服务等全方位的服务流程,促使传统批量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

销售模式转变 通过康居网业务协同平台的协同营销将每个客户变成企业的销售点、展示点,实现众展、众销的营销新模式。用户通过终端导购APP浏览产品三维模型,提出个性化定制需求并直接下单采购。

供需对接模式转变 康居网打造的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可整合原材采购、出材、烘干、设计、品牌营销、渠道拓展、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资源配置,促进企业专业化分工,形成有机的家具行业生态系统。

管理模式转变 康居网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从供应链到销售链到售后链的全流程管理系统),可提高企业设计、生产、销售、售后等各环节的信息化水平。

目前,全球制造业引发的新生产方式变革有三条路:第一条路德国的4.0模式,打造智能制造平台,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第二条路美国模式,以线下全球协同制造分工布局为基础,打造全球化线上协同制造与协同售后服务平台。第三条路,当企业不具备智能能力,没有完成信息化改造下,通过逐步深入,实现从云制造到协同制造、从协同制造到智能制造。

航天云网走的正是第三条路,按照其规划,搭建工业领域公共云平台,从打造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起步,把分散在全国各个角落市场主体的资源配置与业务流程优化工作放在中心地位,配合中国制造业的群体转型。未来航天云网,引领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持续向前,打造成为集营销平台、创新创业平台、资源整合平台、能力协同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性业务发展平台,成为推动中国制造向智造转型的重要力量。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