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5月下旬,不少医药股纷纷秀出了新一轮成绩,作为互联网医疗的典型代表阿里健康也在5月25日公布了2021财年业绩报告。
这也是阿里创新业务事业群总裁朱顺炎出任阿里健康董事长兼CEO一年之后交出的首份年报,也可以说是朱顺炎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
从财报基本面数据来看,2021财年阿里健康营收、净利实现了新增长,特别是在净利方面,延续了上半财年的增长趋势。不过,财报的发出,并没有受到资本市场的看好,次日港股开盘,阿里健康股价低开,一度下跌超8%。
那么,财报基本面较好的背后为何没能获投资者满意?随着互联网医疗向着“深水区”迈去,阿里健康又能否激起一轮浪潮?
其中,2021财年下半年营收达到83.58亿元,增长达到55.38%。对比上半年能够发现,2021财年的营收增长主要是来源于下半年业绩高速提升,说明营收增长以及基本上摆脱了疫情后带来的用户需求提升。
目前,阿里健康的业务板块主要分为四大类,其中,医药自营以及医药电商平台业务是阿里健康的两大主要营收增长点。截止3月底,医药自营业务营收达到132.16亿元,同比增长62.5%;医药电商平台业务实现营收19.65亿元,同比增长67.9%。
从营收占比中能够看出,2021财年,医药电商在总体营收占比有所提升,达到12.66%。实际上,这或许也离不开阿里在背后的“出谋划策”。作为电商领域的头部玩家,精通各种打法的阿里,能更快的将流量引入到阿里健康。
早在去年2月,阿里健康就上线了“买药不出门”服务,通过线上的方式,满足用户满足的购药以及问诊需求,该服务上线不到三天,页面累计访问用户就接近300万。
另一方面,相比其他医疗服务,医药零售更能紧贴用户,较快的形成一定数量的用户基础。艾媒数据显示,中国医药电商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1.5%增至2020年的11.4%,这也很好的反映出了,用户对医药零售的需求量在逐年递增,医药零售服务也借此近一步打开了市场。
在净利方面,阿里健康延续了上个报告期的盈利趋势,2021财年持续实现盈利,达到3.43亿元,经调整后的净利达到6.3亿元,同比实现了新增长。
不过,与此同时,一些财务指标的背后也反映出了,阿里健康现阶段面临的一些挑战。
近几年来,阿里健康的营收虽然呈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但其营收增速却是在不断放缓,本财年也无法避免,再次出现放缓迹象。
这或许也与阿里健康的业务结构有关,一直以来营收结构单一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医药自营业务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报告期内,医药自营业务占比为85.17%,对于阿里健康来讲,实际上是不利于后续的营收发展,可能会成为影响未来营收的关键因素。
这样看来,阿里健康在报告期内的业绩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延续了上半年市场利好,但营收增速放缓以及业务结构单一,却是阿里健康需要持续优化的问题,而市场或许更关注其盈利能力以及用户指标,毕竟,活跃用户以及用户规模是盈利能力的可衡量依据。
作为主营医药零售平台,阿里健康同其他互联网公司一样,用户规模成为衡量盈利的关键指标。近年来,阿里健康在积极拓展线上线下平台,寻求全渠道的用户覆盖。
也是背考阿里这个庞大的天然流量池,阿里健康的活跃用户也一直处在高增长阶段。2021财年,医药电商平台商家及活跃用户实现近一步提升,年度活跃用户超过2.8亿,同比上升9000万;商家数量超过2.3万,同比增加8000家。
从自身平台的用户存量来看,线上活跃用户逐渐占比超过线下用户。数据显示,医药自营业务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8100万,比上半年增长1600万,线上零售自营OTC和处方药收入占医药自营业务收入的64.8X%。
并且,疫情后互联网+健康意识的提升,带动用户规模提升。据《2020中国家庭健康指数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提升了公众的传染病防控意识,有高达96.7%的公众已形成“咳嗽、打喷嚏时用胳膊或纸巾掩盖口鼻”的良好习惯;有92.7%的调查对象有意愿接种疫苗。
但在成本费用上,阿里健康依旧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2020财年成本支出同样处在高水平阶段,财报显示,2021财年,成本支出达到119.01亿元,同比增长61.59%。
特别是在营销费用上,由去年的72.27亿元增加至12.22亿元,增长69.09%,这也从侧面说明阿里健康在用户获取上,还离不开“烧钱”这个环节,若未来不能得到很好控制,可能会成为影响盈利的关键因素。
从外部环境来看,阿里健康还在面临平安好医生、以及京东健康的威胁。从近几年的营收上看,京东健康有超过阿里健康之势,而平安好医生在医师资源以及平台效率上优于阿里健康,后续还要面对字节、百度的入局。
对于阿里健康来讲,活跃用户处在高增长阶段以及背后阿里这个天然流量池,成为净利增长的关键因素,但成本高支出以及面临的外部竞争因素,却是影响后续阿里健康的重要指标。
除了主要业务以及活跃用户规模外,市场也尤为关注颇具潜力的医疗健康服务与数字医疗业务。
熟悉互联网医疗的人都知道,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一直饱受争议,其主要原因在于营收结构单一,靠医疗电商支撑起主要营收来源,而数字医疗等还未形成规模经济。
向着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深水区”进发,也成为医疗领域玩家突破的新方向。3月份,阿里健康就战略投资了医疗大数据独角兽企业零氪科技,布局重大疾病领域。
在这份财报中,也有体现。除了医药自营业务外,医疗健康服务业务与数字医疗业务同样出现了明显的上扬,财报显示,二者营收增速分别达到12.4%、34%,两项业务背后,说明阿里健康在逐渐深入医疗领域。
而阿里健康深入布局互联网医疗逻辑也不难理解,一方面,未来互联网医疗行业不会停留在医药零售领域过长时间,向着“深水区”发展已是必然趋势,从字节、百度这些玩家的动作中,有意在向此领域靠拢。
从宏观角度,市场发展广阔,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1100多家互联网医院,市场规模达到1630亿元,较2018年增长超三倍,未来还将呈现高速增长。
站在阿里健康自身层面,也是完善对互联网医疗板块的布局,加快战略规划新蓝图的实施,在发布中期财报时,对业务模块重新规划,拆分出医疗健康服务业务、追溯及数字医疗业务,这表明医疗健康服务类业务的战略地位正日益凸显。
阿里健康CEO朱顺炎也曾表示,未来新的着力点将会是医疗健康以及数字医疗服务。
作为互联网医疗平台,与线下医疗服务不同的是,线上沟通成为用户问诊的主要方式,而平台信息搭建就显得尤为重要,财报显示,阿里健康本财年用于信息搭建及完善的研发费用高达42.36亿元,每年还存在增长趋势,这也说明深入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维持。
在信息团队上,阿里健康多次与浙大一院在内的医疗机构合作,完善信息系统互通,提升诊治以及运营效率,方便患者就医。
不过,对于其他玩家而言,也同样看中了这片蓝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先后涉足,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末,平安在银川等9个城市获得了自建互联网医院资质,拥有超过15万家药店,2000多家线下健康管理商家等。
而在垂直领域,微医等已经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互联网医疗先行者,在2015年,微医就上线了国内首家互联网医院。那么,涉足深水区的阿里健康如何在这其中做好平衡已尤为重要。
总的来看,虽然阿里健康新财报基本面数据良好,但高营销费用的投入也能看出,现阶段的互联网医疗行业始依然还处在“烧钱获客”的阶段。如何克服这个行业难题,维持用户及营收的高增长是阿里健康也是CEO朱顺炎接下来着重思考的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