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现在看到的,其实是我的全息投影。我现在身处上海,正处在隔离观察期。这个视频其实是我的妻子在隔离酒店帮我拍摄的。这颇具难度,但不管怎样,这是一个传播沟通范例。” 2022年8月20日,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兼计算机科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以全息影像方式出现在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上。他带来了一个新的科技合作模式设想,即虚拟全球实验室。
随着科技的加速发展以及信息、互动与交流领域的进步,高效地进行科技交流是非常必要的。“现在正适合举行这样的会议(上海科技传播大会),这表明会议的组织者深入思考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上述问题与社会责任。”
什么是虚拟全球实验室?这是一个新的概念,旨在建立一个灵活的科研结构,最大程度地发挥全球多样性优势。它兼具线上和线下交流的优点,能尽可能扩大科研成果的全球影响力。一些身处不同时区、不同位置,隶属不同研究所的研究员将通过实验室进行合作。实验室将通过新颖的合作工具整合各类技能,为就全球关注的普遍问题进行合作的科研人员提供方便。这并不仅限于一个学科,而是一种多学科合作。
据介绍,虚拟全球实验室的初步设想是在上海确定一个关键的物理地址。“实验室会有一个科研小组,我们将以该小组为核心,并在斯坦福大学建立另一个小组,然后慢慢扩大,将美国、英国、欧洲、亚洲等世界各地的年轻研究员吸纳进来。”
实验室鼓励任何形式的创意创新,将艺术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商业人士的理财智慧与专业的科学知识相结合。“如果有相关人士前来上海实验室参观访问,我们会为每位来访者提供一台智能手机并包括一张SIM卡,以及一个绑定银行卡的微信账号,从而极大程度降低管理难度。毕竟在中国,通过微信和SIM卡进行管理将轻松许多。”
实验室关注的重点无疑将放在年轻科学家身上,享誉全球的资深科学家有义务作为导师,言传身教,帮助年轻科学家获得资金。需要保护年轻的科学家,并鼓励他们解决难题、不惧失败。
“我们鼓励实验室的年轻科学家开展科学合作,而非仅围绕资深科学家的科研想法开展科学研究。我们希望他们能独立发表研究论文,无须为其提供指导的资深科学家作为共同作者。”莱维特说。
莱维特介绍,他的工作已经从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延伸至物理和化学,乃至生物学和医学,并且这些研究产生了经济影响。因此他认为促进跨学科研究,对于催生尖端科技成果具有重大意义。
莱维特坦言,“虚拟全球实验室是一个激进的新想法,是对当今世界出现的新交流模式的充分利用,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透彻的思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