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电子商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是需要综合化的素质的,因为电子商务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行业,企业对于电商人才的要求一般都比较高,电子商务高效便利的商业特征决定了互联网企业对于电商人才的选择方面处于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层次。
当前,互联网体现出了较之于传统行业较高的资源整合效率,对传统的经营管理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改变,商务智能化的特点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显现出来。所以,电子商务需要不断利用新技术进行行业改造,例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实现精准营销,对项目进行运营策划和实时监控等等,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电子商务似乎成为了综合各种学科、涉及多种知识体系的大学问,在当前互联网浪潮时代,这些因素都是电子商务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支撑。
但是农村的电商市场则不需要这种全方位的电商技能,很大的原因在于,农村的电商发展还没有达到这个层次或者阶段。农村从来就缺位于市场化浪潮的一次次裹挟中,即使当前农村具有了参与市场的机会,但是因为基础太弱、市场化意识不强、人才储备不够、政策认识迟滞、农村“空心”等现状突出等原因,农村完备的电商体系建设能力先天不足。这就决定了农村电商的投入浪费了大量资源却成效不佳。于是,很多电商从业人员对电商综合化的技能沉淀就显得没有耐心,导致了电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堪忧。
当前众多电商纷纷下乡,电商人才的缺失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电商下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级政府及各电商巨头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纷纷采取措施进行电商人员的培养,电商的培训也如火如荼的在农村展开,例如,2014年10月,阿里巴巴签署“农村发展战略落地桐庐试点项目”,紧接着在2015年1月20日,阿里巴巴和桐庐县政府再牵头,合作打造阿里巴巴农村电商培训中心。阿里巴巴将依托这一培训中心,开展包括淘宝大学县长电商研修班在内的一系列培训活动;另外一些其它的电商企业也纷纷加入到了农村电商培训中去。各级政府也制定了详细的培训目标,并开展了相关的培训活动。例如2014年12月20日,由吉林省商务厅与省农委共同主办的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班在长春举行,针对全省175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师资、大学生村官、政府部门等有关人员及种植、养殖、加工、运输、销售大户,农村能人、经纪人、农业专业合作社成员等职业农民、农村连锁店、直营店、基层服务站等各行业、企业人员开展电商知识培训;山东省商务厅、团省委也组织开展农村电商“百县万人”创业培训活动,培训对象包括,中小企业经营者、农村创业青年、返乡创业大学生、经济困难家庭未就业青年、电商园区运营人员,以及县级商务主管部门、团县委业务主管人员和大学生村官等。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规模效应,并且也在村镇中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例如遂昌模式,走的是平台化的发展路子;成县模式,走的是资源整合的路子;通榆模式,走的是品牌化的路子。不同模式说明了农村电商的发展模式具有多样化的可能,发展的路径多元化,农村电商特色化的路子正在探索阶段。另外,电子商务的交易数量和交易额不断增加,交易的区域较为集中。另外,据阿里研究院日前在浙江丽水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其发布了《2014淘宝村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全国已发现的淘宝村数量增至211个,网店7万家以上,直接就业超过28万人。这些淘宝村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河北等10个省市。其中,浙江62个、广东54个、福建28个、河北25个、江苏24个,这5个省已发现的淘宝村数量在全国占比超过90%。同时,中西部首次出现淘宝村的身影,来自四川郫县的两个淘宝村、来自河南和湖北的各1个淘宝村,进入了淘宝村大名单。这些淘宝村依靠各自的资源优势,生产不同的产品品类,如家居、服装、农产品、小商品或者户外用品等,规模效应较高(详见《农村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对策研究》,唐林,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5月;《中国到底有多少个淘宝村?》,董碧水,中国青年报作者,2014年12月29日。)。尽管不同模式基本上还是网购范畴,但是随着农村网购规模的不断壮大,必然要求电商从业人员的从业素质有所提升,这也是符合农村网购市场发展态势的。
农村电商的不同模式,其共同点在于还是依托当地的资源特点,进而呈现出比较具有地域化特色的发展态势,发展模式还处于一个较为初期的阶段,对于电商人才的要求也不高,淘宝网上开店、售卖等初级电商技能应用已经足够满足农村电商人员的发展需要了,电商技能应用较为低级。但是随着网购规模的逐渐扩大,后续的电商人才配备将成为必要。
友情链接